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春捂秋冻 如何“秋冻”更加健康……
这个时节人们讲究“春捂秋冻”,大街上的人们衣服穿得挺乱,有穿棉袄的,也有露着美腿穿裙子的。但专家提醒,秋冻可并不是指一味的不增加厚衣服,一般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秋冻”有理但应有度
中医专家表示,“春捂秋冻”这一说法确实有根据。经过夏天的炎热,出汗多,体内的盐分丢失得比较多,夏天人的毛孔都是张开的,而秋天渐渐冷了,毛孔也开始收缩。如果天气稍冷就急着加衣,皮肤未经严寒的锻炼,恐怕抗寒能力下降。这时要冻一冻,让身体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另外,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受风,更容易感冒。
与春捂不同,秋冻可是非常有讲究的,稍不注意就会给身体带来其他伤害,比如脚、肩部、肚脐以及腰都是不能被冻的。“俗话说,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即便是锻炼自己的抗冻能力也不能让脚部冷到,尤其是女性要特别注意,脚部受寒很容易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经期提前或延迟,严重者还会造成痛经或月经不调。肩部受凉后会致使上肢血液循环不畅,让人明显感到肩部酸痛,颈椎僵直,甚至头晕。如果肩颈长期受凉,向上就会形成颈椎病,向下就会造成肺部疾病。
宝宝秋冻“指标”各不同
给宝宝“春捂秋冻”,都应该以手暖无汗为标准,家长要常检查宝宝的手、额头、后颈、锁骨、后背,如果手脚不凉、不出汗,说明衣物穿着合适。锁骨温热时衣物刚好,后背有汗则是穿多了。
秋季宝宝穿衣,还可以试试这套“算术法则”:将宝宝所有的衣服都按照度数来划分,例如一件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羽绒服是6℃,稍厚的棉衣是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薄外套是3℃,厚的单衣2℃,薄的单衣是1℃等。以环境温度为基准,一件件加衣服,最终控制在26℃就可以。比如上午出门时,室外温度为21℃,那么可以穿一件厚的单衣加一件薄外套:21+2+3=26,这样控制起来就很方便。
以下5种人千万别秋冻
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气温作为一种物理变化,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容易导致人出现脑出血、脑梗死,个别人甚至会出现猝死。
关节炎患者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这类病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适合“秋冻”。
溃疡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导致胃痉挛,使原有的溃疡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
脑血管疾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慢性肺病患者秋季的寒冷空气会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刺激,引起过敏反应,诱发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的痉挛,造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人体要抵抗低温就必须把血液从皮下血管输送到身体内部,这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搏动加快,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缺血、缺氧,造成冠状动脉痉挛,附壁血栓脱落,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