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金匮肾气丸 非补阳剂 ?……

金匮肾气丸的方药及主治金匮肾气丸五次出现于《金匮要略》,其组成是:干地黄8两,山药、山茱萸各4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3两,桂枝、附子(炮)各1两。主治: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不得溺或小便反多,短气(痰饮所致),消渴,烦热不得卧、脐下急痛(不得溺所致)以及脚气上入,少腹不仁等。二版《方剂学讲义》认为该药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弱,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弱小,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在方解中称“本方药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原方为桂枝,但后世多用肉桂……本方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主之,加肉桂、附子补水中之火,以鼓舞肾气……又本方仅用少量温肾药于滋肾药中,取少火生气之义,故名”肾气””,并在书末的方歌中又道其“引火归元热下趋”,我不甚认同。金匮肾气丸非补阳剂辩1.除桂枝、附子以外的6味药不等于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中除桂枝、附子以外的6味药不等于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创制的六味地黄丸。后者脱胎换骨于前者,即去桂枝、附子,以熟地黄移干地黄,而药物份量仍承宗仲景。干地黄苦、甘、寒,熟地黄则甘、微温。一寒一温,在方中均处君药地位,在决定方剂的寒热属性方面起了主要作用。这不能不说是将肾气丸归于补阳剂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临床报道来看也是如此,大多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干地黄置换成了熟地黄,因其所主治病证确有肾阳虚者。这本无可厚非,但在解释金匮肾气丸时,在未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就鱼目混珠地极不严谨地解释为熟地黄,从而人云亦云、推波助澜地把“补阳”声越吹越大。

2.肉桂不等于桂枝肉桂与桂枝虽同为辛、甘之品,但一热一温。肉桂气厚而守,桂枝气薄而散,就如同干姜的守与生姜的散一样。肾气丸能蒸腾气化,桂枝功不可没。变桂枝为肉桂,至少是其蒸腾作用被大打折扣,何以愈其“消渴”?再加上使用附子时,少则6克~8克,多则10克以上,哪里还有“少火”可言?这分明成了食气的壮火!就像由黄连、黄芩、大黄组成的泻心汤所治吐血、衄血是因“心气不足”即心火亢盛所致一样。也就是说心火亢盛导致了“心气不足”。3.主治无寒症,反有热症从肾气丸的主治看,基本上无寒症可言。主治症之一的脚气乃“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而“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即所谓脚气攻心症,其中属湿脚气攻心者离不开湿毒,干脚气攻心者多为湿火上攻,均与寒关系不大。又一主治症的转胞之“烦热不得卧”自不待言。既无寒症可言,“温补肾阳”岂非无的放矢?4.气属于阳,但不等于阳血属于阴,但不等于阴;气属于阳,但不等于阳。气离乎阳尚有一步之遥。桂枝与附子蒸腾气化,与其余六药合用,肾气乃生。肾气充足而通畅则腰痛、少腹拘急俱除;肾气能行水则小便通,小便通则脐下急痛、烦热不得卧无存;肾气能摄水则小便反多消失;肾气能化饮则短气何有?肾气能蒸津上润则口渴不再;肾气充足,能与心相交互济则脚气攻心症随之而愈。至于所谓的“冷感”并不在主治症之列,只能是自圆其“温补肾阳”之说而已!故仲景不名“肾阳丸”,也不名“肾阴阳丸”,更不名“肾阴丸”,但名“肾气丸”。特慎重建议,中医院校的各类《方剂学》教材再版时,出版者应认真研讨这一问题,以防继续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