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诊治过程中的情志因素……
钟某某,女,65岁,2011年3月就诊,双手大鱼际肌肉松弛色红有瘀点,有交叉不规则的纵行纹,食指丘色红,舌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慢性胃炎,伴肝胃不和特征。患者主诉胃部有烧灼感,饱胀、返酸、纳差等症状,一年来曾多次到医院就诊,症状一直反反复复。医院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有点状溃疡及出血点。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得知,患者在丈夫去世后出现了情志波动,表现出抑郁、烦躁、失眠等不良的消极因素。向患者详细讲述发病的机理及进行心理开导后,用柴胡疏肝汤加减,建议患者减少独处的时间,有时间出去散散步。后来随访,患者说还会了广场舞,每晚都会去跳一阵,用药月余之后未曾复发。
这是一个因情志影响导致肝胃不调引发胃疾的病例。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不良的心理情绪变动可扰乱机体的消化过程,使胃肠平滑肌紧张,影响胃肠蠕动,延缓消化产物的推进,从而引起腹泻或便秘。如胃酸分泌过多损害胃黏膜,唾液量减少,使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降低,改善了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环境,可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
传统医学认为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体的情志活动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来源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脏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必须依赖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滋养。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个脏腑有着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是人们生活中正常的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不会使人致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就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所有疾病的转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怒则气上,怒为肝之志,过度愤怒,可使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如素有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病史者,可因过度恼怒而肝阳暴张,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心脑血管意外。若肝气横逆,可犯脾而致腹胀飧泄;若肝气乘胃,则可出现呃逆、呕吐等症。喜则气缓,喜为心之志,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气血和缓,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过喜又可使心涣散,神不守舍,则出现乏力、懈怠,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悲则气消,悲为肺之志,悲是忧伤哀痛和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耗伤肺气;如过度悲忧,可使肺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可见胸闷气短,精神萎靡,乏力倦怠等症。思则气结,思为脾之志,思考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思虑劳神过度,则伤神损脾而致气机郁结,伤于脾,则脾之运化和胃之受纳、腐熟失职,则出现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伤于心则阴血暗耗,神失所养,故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恐则气下,恐为肾之志,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状态,长期或突然的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而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甚至骨酸、痿厥等症;恐惧伤肾,肾精伤而上奉不足,水火不相既济,心肾不交,则出现心烦不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等症。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到惊恐,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情志活动的异常,既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导致疾病的发生,也能对已患的疾病造成影响,使病情加重或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现代医学证明,负面消极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活动会导致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妇科、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医学心理学也证实上述疾病的患者皆具有一定特征的性格及心理活动。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说明人的情志、心理活动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也证明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情志致病的因素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可被忽视。
心理及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应让众人所知。生活中学会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稳定、平和、乐观的积极心态,对防病治病也是至关重要的,本身也是一种养生。那么,在锻炼形体的同时也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之饱满充沛而不涣散,因为人体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保持乐观主义,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变动,对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