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中医育儿:你的孩子“合群”吗?育儿……
当前,城市里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同龄人长时间接触。到了幼儿园,有些孩子往往不适应,有的恐惧陌生人,有的特别不听话,甚至有的具有攻击性,这些都让他们很“不合群”。这些孩子会经常遭受别人的“白眼”、“责怪”。专家指出,儿童时期情绪伤害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养成。
拥有早期的友谊给儿童提供了社会支持,不但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且这种伙伴关系也是儿童以后建立新关系的可靠基础。因此,家长要肩负起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重任,让孩子更“合群”。
孩子不听话家长身上找原因
5岁的小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平常说话慢,但爱跑动,经常有攻击性行为。与小朋友一起玩,总是抢小朋友的玩具,但是如果真让给他了,他又觉得没意思了,似乎他的乐趣就在“抢”的过程里。结果,小朋友都不跟他玩,有时还故意欺负他,经常是今天被某个小朋友抓破了,明天又被某个小朋友掐青了。和他一起玩,他只能赢不能输,只要输了就不肯再继续玩。大人坐在那里,他又会突然伸出拳头打你一下。而且,小力特别不讲理,他一想要什么就大哭大闹,从来不会好好说。家长被闹得没有办法,每次都不得不满足他的要求。这样的小力总是“挨批”,妈妈的苦口婆心,爸爸的粗暴打骂,对小力全都不奏效。每个认识小力的人,都觉得他是个让人“头痛”的孩子,小力的父母为此深感无奈。mb?yG:L=0b
小力的种种行为,显示出他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能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家长没尽到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责任。
小力的父母性格都很安静,很少和小力交流。爸爸像个孩子一样喜欢看电视,甚至于经常忘记吃饭。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很少带小力出门,就连周末也经常呆在家里。可见,小力缺乏与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长辈交流沟通的机会,也缺乏与同龄小朋友交流和相处的机会,这才导致了小力“不合群”。因此,孩子不听话,家长应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不可一味怪罪于孩子。
儿童期情绪伤害影响日后性格
4岁至5岁的孩子,逐渐由独自游戏、玩耍发展到与其他小朋友合作进行互动、合作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与其他儿童交往。儿童时期缺乏友伴或者被同伴拒绝,不仅会造成情绪上的伤害,出现害羞、恐惧、自卑等的不良心理症状,也会影响日后其他性格的发展。该时期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受他人暗示的影响,比较依赖于成年权威人物对他的评价,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毫不置疑。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与他的关系和相处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认识,间接地也会影响他对自己的信心。
这个时期,孩子如果与同龄人缺乏接触,就没有充分时间实践交往技巧。另一方面,家长与孩子沟通不足,会让孩子感到被忽略,那么孩子有可能会采取调皮捣蛋等错误的方式引起关注,这时候如果没有辅以正确引导,只是一味地批评、打骂,就会让他感受到别人的厌恶,他就会表现出更多的自责–“我不好”,“没有人爱我了”,从而产生深深的内疚。久而久之,不利于儿童学习如何更好地处理生活中出现的这些事情,难以保持探索的兴趣,反而可能变得更加退缩和封闭。甚至可能把来自父母的压力发泄到其他孩子或者大人身上,或者玩具上,发生更多的同伴间的冲突、破坏玩具的行为。
可见,儿童时期的情绪伤害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会对日后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
体罚只能获得暂时的屈从
对待儿童,家长千万不要采用体罚的方式。
确实,体罚可以使孩子马上遵守规矩,然而,经常使用体罚方式,往往只是造成孩子暂时的屈从,对孩子长期的行为改变并没有作用。而且体罚越多,孩子就越可能把压力转移到其他孩子身上,与同伴发生更多的争吵,甚至打架。如果孩子根本没明白为什么训斥他、体罚他,以及怎样做才是对的,那么这样的训斥和体罚并没有意义。
孩子哭闹、无法劝解时,可以把孩子带离这个环境,带他到他自己的房间,让他自己反省,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孩子做出适宜的行为。或者限制孩子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作为惩罚。
家长应帮助孩子使用适当的、社会能接受的方式,既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又不伤害他人。比如玩一些费体力的游戏,并帮助孩子获得团体的认同。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和孩子探讨错在哪儿,还要和孩子说明自己为什么生气,让孩子认识到这么做的不好后果,以及提出希望孩子以后怎么做的行为建议。在这些情况下,父母要采取温和的态度,与儿童就事进行探讨、交流,指导孩子如何做事,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注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有时候,孩子表达能力不强也会造成社交障碍。四五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与大人进行有效、合适的沟通,能就某一个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并开始能阐明自己的想法,和成人之间一来一往的交谈对孩子语言的发展非常重要。此时的儿童已经能够调整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听者的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因此,这时的父母要注意促进儿童语言的学习。
如果孩子表现为想要什么就哭闹,而哭闹肯定有结果,那么,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哭闹才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家长要善于利用每个机会鼓励孩子用语言,而不是哭闹来表达自己的要求。特别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孩子,家长更要耐心倾听孩子讲述,必要时可以协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向小朋友有礼貌地提出请求:“我很喜欢你的玩具,借我玩会儿好吗?”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换:“你玩我的玩具,我玩会儿你的玩具好吗?”
家长还要帮助孩子理解事情发生的顺序,向孩子解释行为如何产生后果。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能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用语言描述出来他自己焦虑的心情。
多体验正性情绪
所谓正性情绪,是指积极情绪又称为正性情绪,是能使人感到欢欣喜悦的情绪,例如兴奋、愉快、欢乐等。儿童多体验正性情绪,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一点儿小错就训斥他们,就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父母要学会强调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或关注孩子行为的积极方面,为儿童解决困难提供帮助,增强儿童的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
孩子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不要只是责骂孩子。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心平气和的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及时指导孩子学习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增强孩子的“同理心”。
还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比较哪一种更好。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打了小朋友,并抢了人家的玩具,你觉得他会怎么想,有什么感觉?”“你能不能想出其它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使你们两个人都不生气?”。这样,当孩子面对分歧时,就会更加理智地去处理,避免更多的激烈冲突,同伴交往也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