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一日三餐,用哪种筷子最健康?……

在我国,使用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日三餐筷子都不离手,来自搜狐健康的一篇报道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筷子的材质、用法、清洗、存放等多个方面消除健康隐患。

筷子就是重要的细菌传播渠道之一

生活中,大部分家庭吃饭时都是混用筷子的,而且清洗筷子的方法也不正确,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筷子,就容易染上消化道疾病,如肝炎、痢疾、急性胃肠炎等。

有数据显示,近50%的人体内存在致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细菌大多是家庭传播,筷子就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

材质多样用哪种筷子最健康?

琳琅满目的筷子,蓝色的,红色的,雕花的,彩漆的,青花瓷的,卡通的,异形的,是不是都想占为己有呢?但买回来之后,大多数筷子也仅仅是作为收藏,偶尔拿出来看一看,玩一玩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筷子,最健康,最适合,最有资格来陪伴我们的一日三餐呢?

一、最佳选择–竹筷子

在我们挑选筷子的时候,竹筷子是首选,也是最佳选择。它无毒无害,很环保,也是所有筷子中,价格最便宜的。质量好的竹筷子,遇高温也都不会变形。

二、次选–本色木制筷子

木筷子?很多筷子都是木头做的,都是木筷子,是不是都可以使用?当然不是!我推荐的是本色的木制筷子。相反,那些涂了彩漆的木筷子,则是最不建议大家使用的。

三、最不建议大家使用–彩漆筷子

彩漆的筷子非常漂亮,造型也很多变,但恰恰是这些美丽的筷子,是我最不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因为涂料中的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物质,对身体会产生很多未知的隐患,影响健康。

四、别图便宜,扔掉–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一袋20双,10块钱?听起来,看上去,很便宜啊?最主要的,颜色鲜艳,很多种选择,仅凭颜色,就可以区分主人和客人的筷子,花花绿绿的一把放在橱柜里,善心悦目。但塑料筷子的质感比较脆,受热之后容易变形,融化,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你还愿意继续用吗?

五、别样风情的筷子–银筷子,陶瓷筷子,不锈钢筷子

银质的筷子,有着中国味道的陶瓷筷子,和近几年随着韩餐的普及,逐渐流行起来的韩国不锈钢筷子,看起来都很不错,但用起来有些重,手感不太好,尤其小孩和老人用比较费力。而且导热性强,夹食过热的食物时,容易烫到嘴唇。陶瓷筷子易碎,不禁磕碰,不建议作为常用餐具。

筷子怎样洗放才能减少细菌病毒?

吃饭时人们往往几双或十几双筷子同到一个盘子里夹菜。其实,筷子混用,很容易沾染各种细菌。研究发现,许多病菌都是通过筷子传染的。据检测,一双不干净的筷子上可能带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个细菌和病毒。人一旦使用了这样的筷子,就容易染上相关疾病,如肝炎、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当家长用这样的筷子给孩子喂饭,或餐桌上很多人用筷子夹同一盘菜时,这些病原微生物就会通过筷子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对此且不可小视之,家里的筷子最好做到专人专用。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卢金星指出:“筷子应该放在镂空的筷子筒里,并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有调查显示,有不少人将筷子放在密封的筷子筒或抽屉中,或随便搭在碗上。“这些地方空间密闭,环境潮湿,再加上很多人洗完筷子也不将其沥干,时间一长,竹筷和木筷就容易发生霉变,产生异味,即使肉眼觉察不出来,但筷子上面已经沾满细菌了,如果再不经常更换,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就会危害健康。”卢金星解释。

新买的筷子应如何彻底清洗?

新买的筷子需要去除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积累的病毒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第二次再用洗洁精来洗,最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就可以了。

注意竹筷子要仔细刮掉细刺。新筷子有异味的话可以用醋泡半小时或用茶水煮半小时。新买的筷子上面商标粘胶有时难以除掉,用电吹风机吹热,就可慢慢掀下;还可以用打火机把商标胶贴略烤,让胶水遇热融化就能轻松掀下;掀坏的地方可用医用酒精(高度白酒、风油精也可)涂到粘胶上用纸或布就能擦掉。

更重要的是平时清洗筷子要彻底。许多人洗筷子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龙头下搓,之后往筷子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殊不知,这样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细菌,并随食物进入人体。正确的洗法应该是:先把筷子表面冲净,再用洗洁精仔细搓洗筷子,然后放入消毒碗柜中消毒、烘干,也可冲洗并沥干水后,再放进筷子盒。

家用筷子应该多久更换一次?

筷子要经常更换。大家都知道,牙刷需要定期更换。然而在不少家庭中,一双筷子使用两三年是常有的事。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经常使用、搓洗也容易使筷子变粗糙,出现许多细小的凹槽、裂纹,非常容易使致病微生物残留、孳生。因此,筷子最好像牙刷一样,每3个月到半年就更换一次。

请对一次性筷子说“NO”!

原以为一直认为安全、卫生的一次性筷子不但没有给我们生活带来保障,反而是带来了后患。一双双一次性筷子看似清洁、纯白,都是经过工业化工原料清洗、漂白而加工出来的,以后你还敢用一次性筷子吗?

事实表明,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筷子相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对我们的生活品质不断要求提高的结果,俗话说,病从口入,今天曝光的一次性筷子,明天曝光的是地沟油,后天不知道又是什么。这些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逐一都被曝光,着实给我们每个人都重重地敲了下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