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老中医妙谈:养肝补脾的养生之道……

简单生活方为养生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不少养生智慧,《论语》中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的生活理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法则–下面为你解读名老中医养肝补脾的经典养生之道。

养生观点

简单生活方为养生之道;生姜和干姜,功效各不同;药膳绝不是“药+食”这么简单;养肝,不妨试试“和肝汤”;补脾,勿忘“滋补汤”。

被誉为“当代中医泰斗”的方和谦教授,生前所倡导的养生之道至今仍被人们所尊崇,现编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不少养生智慧,《论语》中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的生活理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法则–

简单生活方为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最讲究的就是“养心调神”。一个人只要保持恬淡宁静的心态,使真气顺应规律的变化,精气和神气不外泄,就会少得病,甚至不得病。方老所倡导的简单生活养生术与此可谓一脉相承。

只有简单,才能从容、快乐。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外在财富也许不如人,但内心可以享受充实。当然简单生活不是吝啬,不是“苦行僧”,而是最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及自由活动的闲暇。

姜不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料,还是一种效用极广的药物–

生姜和干姜功效各不同

平常有个感冒发烧,人们都喜欢熬姜汤喝。不仅如此,在中医用药中,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共拟用113方,其中用生姜的有37方,用干姜的有23方,可见姜的重要性。不过,方老提醒,姜在入药之前,需要区分生姜与干姜,虽然都是姜,但功效不同。

生姜: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化痰止咳、温中止呕、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症,前人称其为“呕家圣药”。

干姜: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具有温脾胃之阳、温肺化痰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及寒饮犯肺(如咳喘)等症。

食疗食养是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厨师调五味,医生也调五味,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对食疗的把握即是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药膳≠药+食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以食物为药物具有无副作用、价格低廉、无痛苦等诸多优点。但近年来,国人逐渐对食疗、食养敬而远之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把药膳曲解了。多数药膳只是药与食的简单组合,功效比不上喝汤药,味道还非常奇特,让人难以长期食用,生病了倒不如喝一碗汤药再去吃美食。

方老认为,药膳绝不是“药+食”这么简单,必须将饮食与医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从历史源流、方药构成、制作过程、科学分析各个方面来看,还是从煲、炖、蒸、煮等烹饪技艺来看,它都是饮食与医药的精华所在。从作为膳食的一方面来说,首先应满足食物应该具有的色、香、味等基本要求;而从作为药的一方面来说,应尽量发挥食物本身的功效,并进行合理搭配,辨证用膳。即使需要加入药物,药物的性味也要尽量甘、淡、平和、无异味,不能因用药就丢了膳。只有这样,食疗才能够成为一种享受,被大家广泛接受。

温馨提示:下面推荐几种简单有效的宫廷食疗方。

宫廷核桃鸭子:老鸭1只,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鸡肉泥100克,蛋清、玉米粉、料酒、盐、食用油、葱、生姜、油菜末各适量。将老鸭宰杀后用开水汆一遍,加入葱、生姜、食盐、料酒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去骨,把肉切成两块;鸡肉泥、蛋清、玉米粉、料酒、盐调成糊状;核桃仁、荸荠剁碎,放入糊内,淋在鸭子内膛肉上;把鸭子放入锅内,用温油炸酥,沥去余油,用刀切成长条块,放在盘内,四周撒些油菜末即可食用。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咳嗽、腰痛、阳痿、大便燥结等症。

宫廷桑叶粥:鲜桑叶100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砂糖适量。将鲜桑叶、鲜荷叶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共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砂糖调匀即可,佐餐食。具有清肺润喉、清肝明目等功效。

“和肝汤”具有养血柔肝、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脾不健运等症–

养肝不妨试试“和肝汤”

方老擅用“和法”治病疗疾,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和为扶正、解为散邪”的精辟见解,其独创的“和肝汤”是治疗肝郁血虚、脾不健运的代表方剂。

具体方法是:当归、白芍、党参、柴胡、香附、白术各10克,茯苓12克,苏梗、炙甘草各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

温馨提示: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从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耳赤等症状。所以,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好心情有利于养肝。

“滋补汤”集益肺、养心、健脾、和肝、补肾于一方,所用之药看似平常,实则配伍严谨、立法有度,其专为虚证而设–

补脾勿忘“滋补汤”

方老以补气血重在补脾、滋阴阳重在益肾为原则,自拟“滋补汤”,作为补虚扶正的基本方剂。

具体方法是: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当归、陈皮各9克,炙甘草5克,官桂、木香各5克,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冀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