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中医修身:擅自停用阿司匹林 警惕病情“变脸”……
阿司匹林两大副作用是引起出血和消化道的刺激。因此有人即便已经诊断了冠心病甚至放置了冠脉内支架都因惧怕副作用而贸然停药。殊不知这其实走进了阿司匹林使用的最大误区。阿司匹林在心血管领域应用的主要机制在于抗血小板的聚集,同时它也的确存在对胃黏膜的刺激,目前的研究及临床观察证实,与其他药物相比,阿司匹林是获益/风险比很高的药物,也就是说其获益远远大于风险。每500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中,会出现1例呕血病例,但阿司匹林每治疗1000例患者,每年就会阻止19例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总之,阿司匹林有副作用,但是服用利远大于弊。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减量服用阿司匹林同样也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每天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是75至150毫克,缺血性卒中或急性心梗患者可以使用150至300毫克的负荷剂量。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当然剂量越大,副作用也越大。临床观察证实:降低阿司匹林剂量并不一定减少出血的频率,只是能降低出血的严重程度。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超过60%的人群还在使用每天50毫克以下剂量的阿司匹林,而目前全球超过20万人的证据显示,最佳的剂量是每天75毫克至150毫克,低于75毫克疗效还不确定。因此,剂量减半并非是明智之举,这一做法使阿司匹林的获益与风险比严重降低。对于有溃疡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服用要慎重。若必须服用可以在饭后或加用胃黏膜保护药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近期需要手术或存在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目前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是指:已经有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早发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但尚未罹患心血管疾病者,预防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二级预防是指:已经罹患冠心病如心肌梗死,需采取措施防止心肌梗死再次发生或猝死。阿司匹林适用人群广泛,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人都是使用阿司匹林的恰当人群。
据统计,每年全国因冠心病住院近200万人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位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每13秒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而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机制就在于作用在血小板的生成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达到抗栓作用,从而可降低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阿司匹林适用人群广泛,对于冠状动脉成形术以及支架术后的患者可以很好地预防再狭窄,经大规模临床实践证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人都是使用阿司匹林的恰当人群。
在英国的一项社区人群预防研究中发现,下列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年龄5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超重或肥胖;蛋白尿和高尿酸血症。